新闻动态

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孙伟平应邀到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 2024-06-21 点击数量:

6月15日下午,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孙伟平莅临我院开展学术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院长钟谟智主持,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

图片1.png


孙伟平教授以“智能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为题,阐述了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作为“技术社会形态”的智能社会与作为“经济社会形态”的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

图片2.png


孙伟平教授指出,智能社会为共产主义社会奠定了基础。首先,智能科技的指数式发展和在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经济活动的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人类正在迈入“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其次,无形的信息或知识正在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并以其可共享性和共享增益的内在驱动力,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开辟了道路;再次,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基础设施以及先进的智能分析工具为高度发达的计划经济提供了可能;从次,智能系统或智能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将人从被强迫的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们自由、自主、自觉地“各尽所能”,让劳动在人类历史上“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切实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最后,智能系统增加了人的自由活动时间,为人的劳动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机遇。且基于智能社会民主化的技术结构、经济结构和组织结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可以是平等、公正的,而由这样“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所构成的 “自由人联合体”,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所畅想的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

图片3.png


孙伟平教授强调,共产主义社会不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动到来,它的实现有待进行系统的社会变革,其中的关键在于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 “资本的逻辑”,建立全体人民当家作主的公有制社会。

图片4.png


面对三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孙伟平教授作出了细致的解答。并指出,同学们提出了“真”问题,切中了问题的核心,但要注意到问题本身也正处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要以发展的眼光不断完善自己的研究。孙伟平教授亲切地鼓励大家投入到人工智能哲学的研究中,大胆挖掘并直面当前社会发展遇到的种种问题,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

钟谟智教授在总结时指出,孙伟平教授的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了前沿视野、前沿思路。希望同学们在听讲座时,不仅要对分享主题的内容性阐述加以关注,更要时刻对阐述者问题意识、分析方式、思维路径等方法性知识保持关注,在不断输入、内化、更新自己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对理论转化、输出的方法论学习,让理论落到实际问题上,落到人民群众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