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0日上午9:30,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手拉手”共建行动第一组集体备课会通过腾讯视频会议如期举行。本次集体备课会由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的4位思政课教师代表围绕“思政课如何联系百年党史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主题做了主题发言,四所高校的100余名思政课老师参加了备课会。会议由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正宇主持。
第一位发言的是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蒋楼老师,他发言的题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中国共产党及其百年历史。蒋楼老师首先分享了对“正确的党史观:思政课教学中的百年党史主要讲什么?”的认识,认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各门思政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都应当结合各门思政课的不同特点,全面深入地讲清楚党的奋斗历史和伟大成就、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坚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然后,他从“基本理论、历史经验、多措并举”三个方面,着重就《原理》课程教学中的百年党史主要讲什么?如何讲?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第二位发言的是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齐学老师,他发言的题目是:用百年党史中的精神力量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立德树人。张齐学老师从“立德树人是《形势与政策》课的重大使命、百年党史为《形势与政策》课提供了丰富素材、将百年党史中的精神力量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三个方面进行了备课分享。他认为,百年党史在历史文献、影音资料、实物实景方面为《形势与政策》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用好这些素材,可以使课堂表现形式更为丰富鲜活。他还认为,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提炼出共产党人在各个阶段积淀的精神特质,并将之贯穿于《形势与政策》课相关专题内容,非常有必要,这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可以提升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最后,他就本学期《形势与政策》各专题如何具体融入相关精神力量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第三位发言的是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蕴老师,她发言的题目是:关于思政课联系百年党史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思考。张蕴老师首先从本体论、认识论两重维度谈了对“党史”内涵的理解,分析了党史与其它“三史”的关联;接着,她从政治立场、指导思想、自身建设、制度优势、复兴之路五个方面分享了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理解;最后,她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自如何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教学建议。
第四位发言的是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的周灵老师,她发言的题目是:《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周灵老师从“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雄辩事实;讲好中国共产党勇于牺牲、善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崇高品格;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高远情怀;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靠什么成功的硬核道理”四个方面,分享了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如何联系百年党史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认识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