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是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背靠歌乐山,面临嘉陵江,是重庆市著名的和谐生态型校园。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我校一个独立的二级院系,目前拥有重庆市高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因学科发展需要,我院现面向海内外公开引进专任教师7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招聘计划与要求
招聘 部门 |
招聘 岗位 |
招聘 人数 |
招聘要求 |
备注 |
一级学科 |
专业 |
学历 |
职称要求 |
其它 条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科研 |
7 |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法学类、政治学类、历史学类、社会学类、哲学类、教育学类 |
|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并获得相应证书 |
具有副教授或副研究员及以上职称者学历放宽至硕士研究生 |
中共 党员 |
|
二、招聘范围
(一)凡符合下列招聘条件的人员均可报名应聘: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
3.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符合聘用体检标准。
4.符合招聘岗位所需的其他具体条件(见上表)。
5.具备国家规定的该岗位所需的必要条件。
(二)下列人员不属于本次招聘范围: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刑罚尚未执行完毕或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司法机关尚未撤销案件、检察机关尚未作出不起诉决定或人民法院尚未宣告无罪的人员;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被单位辞退或解聘未满五年的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违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聘)纪律而处于禁考期的人员;试用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现役军人;服务未满一年,或服务一年以上但未提供主管部门同意报考证明的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在读的非应届全日制毕业生(即2018年8月31日以后的毕业生);具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为事业单位人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三)年龄限制
1.具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人员或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人员,年龄应在40周岁及以下(即指1978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后面依此类推)。
2.具有教授(研究员)职称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高层次人才年龄在50周岁及以下。
3.特殊紧缺人才经市人力社保局认定同意,可适当放宽。
三、招聘对象
(一)“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国外在相关专业领域公认的一流专家。
(二)“巴渝学者”、“两江学者”等省级学者称号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或教育部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在相关专业影响因子排名前三的国际期刊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过论文的国外专家教授。
(三)国家社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主持人、国家级一级学会(副)会长、国内高校相关学科知名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人文社会科学奖三等及以上奖项获得者(排名第一)、国外知名高校教授。
(四)具有教授(研究员)职称的人才。
(五)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
四、人才待遇
引进人才的待遇严格遵照《四川外国语大学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修订)》(详见http://rsc.sisu.edu.cn/info/1122/3275.htm)执行,主要内容如下表。
引进对象 |
安家费 (万元) |
科研启动经费(万元) |
备注 |
(一) |
200 |
50 |
聘为校内特聘岗位;围绕其研究方向设立科研创新团队;免费提供住房,提供所需的办公用房;解决配偶工作,协助安排1名子女工作。 |
(二) |
150 |
40 |
(三) |
80 |
30 |
免费提供住房,解决配偶工作,提供所需的办公用房。 |
(四) |
30 |
20 |
(1)第(四)类人才如同时具有博士学历的,增加安家费20万元;(2)第(五)类人才如同时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的,增加安家费10万元;(3)属于学校重点发展的一流学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视急需程度增加安家费5—10万(4)近五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SCI、SCI(三区及以上)、A&HCI期刊以及权威核心期刊论文,或者近五年获得国家社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者,增加安家费10万(可累加,累加总额不超过20万);(5)获得海外博士学位者,视留学国家增加安家费10-20万; (6)为第(四)、(五)类人才提供为期三年的过渡房一套或为期三年2000元/月的租房补贴 ;(7)第(四)类人才中,配偶属于硕士学历者,以非在编方式解决其配偶工作。 |
(五) |
20 |
10 |
五、应聘办法
(一)报名时间
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层次或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教学科研人员,自本日起,报名截止时间为2018年5月31日。
(二)报名方式
应聘人员登录http://www.sisu.edu.cn/rszp/index.asp(四川外国语大学主页——师资队伍——人才招聘)登录人事招聘系统。在右下方点击“人才招聘系统”(或直接点击)注册个人信息后登录系统,按照系统要求“填写简历”(审批表)相关信息,并在线“报名投递”简历。
应聘人员完成网上报名后,请按照其报名的岗位条件和要求上传相应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和其他相关印证材料扫描件。
同时,请应聘者将应聘相关材料于2018年5月1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马克思主义学院邓老师邮箱351700103@qq.com,邮件主题请按照以下格式编写:“应聘+姓名+毕业院校+专业+学历”。
特别提醒:填写学习简历时,请注明大学各阶段的具体专业方向。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邓老师
联系电话:023-65385423
联系邮箱:351700103@qq.com
联系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四川外国语大学西校区行政楼C栋612室
邮编:400031
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